中金公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投融資主題論壇成功舉辦

2025-07-28公司新聞

7月27日,中金公司連續第八年成功承辦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投融資發展論壇。本屆論壇以“科技金融促進AI發展”為主題,聚焦通用人工智能國際化、產業化和資本化趨勢,解析科技金融促進新質生產力和經濟轉型升級。本次大會匯聚國內外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政策制定者、知名投資人士和頭部人工智能企業家代表,共同探討以全球智慧凝聚創新力量,助力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出席論壇并發表重要講話。


AI浪潮風起云涌

陳亮.jpg

中金公司董事長陳亮在大會歡迎致辭中表示,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發展,需要依托相應的科技金融體系,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形成“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中金公司作為國有金融機構,長期以來,依靠投資銀行、私募股權等業務為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科技企業提供了多元化支持。中金公司累計保薦科創板上市公司50余家,融資規模超2,000億元,占科創板IPO融資總額約20%;對硬科技直投項目逾1,100個,累計投資金額超過900億元。“中金公司緊跟科技前沿領域,2024年發布的《AI經濟學》在全社會引發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今年中金公司繼續從科技金融視角探討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啟發。”陳亮說。

在主旨演講環節,經合組織人工智能、全球人工智能合作伙伴組織成員,Infinity Ventures、Stability AI聯合創始人Cyrus Hodes,北京中關村學院院長、中關村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長劉鐵巖,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Shawn Cole三位重量級嘉賓分別分享了他們的真知灼見。

Cyrus Hodes.jpg

Cyrus Hodes發表了題為“投資勢在必行,彌合韌性資金缺口”的主題演講,他認為當前存在“韌性資金缺口”,即AI系統能力打造與確保其可控、有益之間的資金差距。全球AI發展投資巨大,2025年底預計超3,600億美元,但專門用于AI安全的投資僅1.1至1.3億美元,存在近乎2,800倍的缺口。他認為,AI保障技術市場有四大關鍵領域:防護、審計、治理、驗證,2030年前規模預計逐年翻倍,中國到2030年每年可從中獲530億美元收入。他強調,需通過新投資模式彌合缺口,加強國際合作。投資AI安全不是成本,而是為未來及人類文明延續付出的代價。

劉鐵巖院長.jpg

劉鐵巖表示,人工智能領域發展迅猛,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隨著人工智能不斷的發展,中國的模型也在不斷跟進,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活力。當前AI發展突破單純預訓練模式,多模態數據提質、合成數據應用、智能體內化等新趨勢涌現,OpenAI新模型在圖像推理等方面展現出卓越能力,推動智能水平提升。AGI日益臨近,在數學、科學發現等領域成績斐然,催生諸多應用產品,創造新質生產力,帶來實際價值。“一人公司”等創業新模式興起,規模小、迭代快、效益高,成為AI創業領域的新亮點。劉鐵巖給出的數據顯示,中國AI企業發展迅猛,2024年僅北京就有2,400多家AI相關企業,且擅長技術產業化。北京中關村學院通過“小額輕孵化”、AI工具支持等舉措,搭建產學研創投平臺,助力年輕創業者實現理想。中國人工智能事業在各方努力下,正持續突破,邁向更高峰。

Shawn Cole教授.jpg

Shawn Cole發表“以人為本的金融AI:未來幾年的指南”主旨演講,他指出AI有望進一步降低提供金融服務的成本,在擴展產品供給以及改善消費者和公司的金融決策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強調必須通過嚴格的隨機對照實驗驗證AI實效,避免數據陷阱。建議金融機構建立倫理審查機制,采用“測試-驗證-推廣”的漸進式發展路徑,在確保AI解決方案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實現降本增效與服務普惠的雙重目標。


中金研究重磅發布AI領域研究報告

在中金研究報告發布環節,本場論壇的主持人——中金研究院執行院長、中金公司研究部執行負責人吳慧敏介紹稱,2025年,中金公司圍繞“科技金融與AI發展”從多個維度展開了系統性的分析,并推出《科技金融》《具身智能:AI 下一站》《人形機器人:商業與經濟》等研究報告,為AI產業研究貢獻中金智慧和中金方案。

彭文生.jpg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負責人、中金研究院院長彭文生向大會分享了研究報告的主要觀點與研究結論,他表示,從經濟學視角分析AI發展具有雙重規模效應:規模定律帶來邊際收益遞減賦予后發者追趕機會;規模經濟效應則可能形成先發者優勢。中國需通過算法創新彌補算力短板,發揮人才優勢和市場潛力。為實現這一目標,他提出構建“耐心資本”生態體系,通過政府資金引領、發揮社會資本作用、優化醫藥健康等領域的監管環境以及培育多元應用場景,推動AI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同時強調需借鑒國際經驗,完善風投退出機制,以科技金融創新破解創新外部性難題,最終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AI發展路徑。

大模型.jpg

此外,在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中金公司研究部攜自主研發的中金點睛數字化投研平臺及中金點睛大模型重磅亮相。中金點睛作為AI在金融行業實踐范例全程設展。中金點睛一體化投研平臺依托中金研究30多個專業團隊、全球市場視野、超1,800支個股覆蓋的深度積淀,提供研究報告、活動會議、數據指標庫、研究框架、財務模型等分析師研究成果,并結合大模型技術,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高效、專業、準確的研究服務。為踐行科技賦能普惠金融的理念,中金點睛數字化投研平臺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舉辦期間,限時開放用戶自主注冊通道,為用戶帶來AI大模型驅動下的智能化投研服務新體驗。


AI國際化、產業化和資本化趨勢

AI 國際化、產業化和資本化趨勢.jpg

在論壇圓桌討論環節,中金公司投資銀行部TMT執行負責人樓欣宇主持了以“AI國際化、產業化和資本化趨勢”為主題的高端對話。上海證券交易所市場發展部副總監范云,香港交易所環球上市服務部副總裁姜嘉莉,金山辦公副總裁徐柳,阿里云智能集團公共云事業部副總裁、新金融行業總經理張翅,文遠知行首席財務官兼國際負責人李璇,極智嘉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李洪波等6位嘉賓齊聚一堂,分別就上交所在促進AI等科創企業發展方面的特殊政策、香港交易所特專科技上市政策,產業應用下的投資趨勢或產業合作新模式,以及商業化落地的挑戰等問題進行了分享。


AI浪潮下的變革與機遇

AI浪潮下的變革與機遇.jpg

中金資本董事總經理、中金保時捷基金負責人徐萌萌主持了以“AI浪潮下的變革與機遇”為主題的圓桌論壇,元戎啟行CEO周光,面壁智能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劉知遠,星海圖創始人、CEO高繼揚,地瓜機器人CEO王叢,智駕大陸CEO厲飚,藍馳創投合伙人曹巍等6位來自產業界和投資界的嘉賓,分別就AI技術的不斷變革為產業界帶來的突破性進展,輔助駕駛、具身智能和機器人在各個領域滲透帶來的機遇和發展,以及資本如何充分賦能和幫助創業公司抓住市場機遇等話題進行了詳細深入的探討。


歷史上每一次技術變革和突破都與金融模式的創新發展息息相關。在人工智能加速迭代的當下,科技金融的支持更體現為促進整個生態的構建,通過場景對接、風險共擔、資源整合等系統性介入,讓人工智能生態從“零散創新”最終走向“協同共生”和“繁榮發展”。中金公司高度關注并參與AI發展,將繼續發揮“投資+投行+研究”的聯動優勢,與全球伙伴和社會各界一道,共同把握人工智能時代新機遇,共謀發展新未來。